传承与经典张仕森新派山水画作品展即将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举办。
展览时间:2018年11月10日14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北京市北三环东路6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号门进)1A馆)
开幕时间:2018年11月10日上午10:30
主办单位:金砚传媒
协办单位:人民画院
独家赞助:北京佳和美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序:
撼动人心 感召时代的新派全景山水画拓荒者
张仕森新派山全景水画的创新取径与美学境界
撰文 王先岳
在当代中国画坛,张仕森的"新派"全景山水画以其雄浑苍莽、博大宏肆的精神气象而为世人所瞩目。其作品既与古典山水追求笔墨审美的独立性而相对忽略丘壑造境的艺术倾向拉开了明显距离,又与现代山水多拘囿于写实造境而相对弱化笔墨写意的风格特征形成了鲜明对照。凸显了"中西融合"以造化为本源,心源为烘炉,古典山水"以形媚道"、"中得心源"的艺术精神,"对景写生"和"写实造境"的艺术经验,扬长避短的巧妙处理,执两用中,取精用弘,真正实现了贯古通今的审美转换。成功地突破了造化与心源、观物与取象、造境与笔墨、形质与气韵、写实与写意之间的二元对垒性思维"鸿沟",并以其宏博辽夐的图像结构、清隽雅逸的笔墨格调与雄奇苍莽的美学境界,直追北宋全景式山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读其山水画,但见千山峥嵘,万木竞秀,其天地交融、无言大美的山水之间,宇宙寥廓,全景式万物浮游于尘垢之上,充溢嘘风漱雪的清气灵韵,引人入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静观之境。
从画法渊源看,张仕森的新派山水实与古典北宗山水和现代"中西融合"式写生山水一脉相承,熔北格南韵于一炉的古典山水的现代转化。张仕森在几十年的美术实践中,研究和临摹过西方油画,系统学习过西方严谨的美术教育体系,也研究过谢赫的六法论,顾恺之、宋炳、张彦远、范宽、米芾、张择端、马远、赵孟頫、倪瓒、黄公望、董其昌、石涛等大师的理论和作品,以及近代黄宾虹、张大千、李可染、吴冠中等大师的作品和主张。可见,张仕森新派山水画风格的形成,的确是一种学理逻辑使然。
张仕森出生于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其地绵延亘古的奇山异水,滋养了他的审美灵气与艺术禀赋,也塑造了他从小喜爱高山大水式北宗山水画的天性。他在持守笔墨写意精神的同时,打破山水程式疏离现代人生活经验与审美诉求的固有格局,创造出一种既不乏笔墨写意趣味,又极具视觉冲击力与审美感染力的恢弘大气的全景式新山水画。
入常求变、汲古开新,张仕森在长期写生创作实践中,逐渐建构起新派全景山水画的精神要义,他不以文人笔墨儒雅禅悦式的玄风逸韵为追求,其恰到好处的中西融合,为将空间的绵延无尽与视觉的深广具体和谐地统一于画面,巧妙地将整体性"以大观小"的古典游观式空间与局部性焦点透视规律相融合。以游观写意式的空间布局之法来统摄重峦叠嶂、绵延无尽的山水全局,其间高远、深远、平远之境,交迭互映,移步换景,而其画面局部所呈现的聚焦式景深空间,复与游心太玄、流目八纮的游观写意式空间相映衬,并在整体上和谐地处理了画面物象的疏密、聚散、开阖、虚实、纵横等关系,从而既使其山水画面形成了鲜活的生动性,重塑了"随其剪裁,任其分合"的传统造境理念与方式,同时又突破了一般意义上写实性山水的图像结构,获得了某种超越性的精神品质。他力求"消解视限、强化视像",因而创造性地引入聚焦的空间方式来延伸画面景深。更加有效地呈现"远观其势,近取其质"的画学真义。观其画面,但见崒嵂巉岩,重峦叠嶂,岑崟嵯峨,而其冈阜林峦之上,茂林耸翠,幽阴蒙茸,时或有飞瀑流泉,跌出于绝谷之巅,临坻注壑,激湍叠濑,似訇然有声;而其天际、林麓、涧壑之间,翔云流岚漂浮升腾,萧散容与,不绝如缕。奇诡多变的构图、虚和通脱的笔墨描绘出山重水复、飞瀑流云的全景式壮观山水,其气象雄浑博大,意境萧森清旷,似有逸怀浩气遄飞其间,不可遏止。重塑北宋式全景山水宏阔堂皇、雄浑博大的山水精神气象。在其大量的山水画作品中,既能丘壑内营,文脉不坠,又能风情外拓,境界常新,将中西互融的空间营构方式发挥到淋漓尽致。并"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
焦点合一的空间意识是张仕森山水画实现其现代转化的一种图式策略,在他的部分作品中尝试性地引入"光影"的因素,则成为其山水画建构现代审美视觉的一种语言方式。明代唐志契、清人唐岱、清初龚贤、晚清吴庆云再到民国时期高剑父乃至新中国建立林风眠、李可染等对于光的语言营构及主张,无不鲜明地反映出中国山水画在"中西融合"理念中流"光"在绘画史上运用之脉络。张仕森山水画的"光影"营构之法显然赓续了这一画学文脉。在其水晕墨章与清润色彩相交织的世界里,烟鬟翠黛,敛容而退,洗尽尘滓,既充满了古典式清幽玄淡的诗性特质,又凸显了现代性明媚亮丽、清穆高华的视觉审美诉求。其画面神采浮动之处,恍似天籁玄鸣,"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其天趣缱绻缅邈,不可凑泊,突显全景山水画的大气磅礴之势。
张仕森新派全景式山水画之笔墨以北格南韵合一的审美追求为旨归。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张仕森博观约取,并独辟蹊径地建构起一种互文性的"全景式笔墨造型"方法论,将刚柔相济、虚实结合、阴阳互根的笔墨写意性奠基于写实性山水造型之上,从而既以宏肆博大的山水形象统摄笔墨的多样性、变化性,同时又以笔墨的多样性、变化性化解写实造境所可能形成的僵滞感、板结感。其笔下,山水意象或突兀重叠,或错落参差,或嵚崎清旷,或萧森掩映,或重晦曲折,或冲融疏澹,变化多端,尽态极妍,气象万千,而其笔墨结构之虚实藏露、朝揖向背、低昂俯仰、疏密开阖、往来钩锁等,无不矩矱从心,妙合天倪。其驰毫骤墨,既显北宗峭拔刚健之气格,又具南宗浑朴婀娜之韵致。其笔下线条,无不随物宛转,极尽曲直、刚柔、动静、虚实之变,穷其物象离奇奥窔之妙。其间起伏衄挫,收揽吐纳,或呈崩云之重,或显蝉翼之轻,顿之则如岳峙渊渟之态,行之则有漪澜成文之韵,其笔势似跌宕于风烟无人之境,郁勃奋迅,风神无极;而其骨力遒健而气象浑穆,神韵内蕴而骨法洞达,一种清刚雅正之气斐亹于笔墨之外。而其墨法之妙,则以墨气中显笔法,笔法中见墨韵为极诣,从而使其笔墨法象虚实相生,浑沦圆融,功侔造化,尽显阴阳翕含辟弘之蕴义。
张仕森处风华正茂之年,对艺术充满了锐意开拓之心志,他以"艺道合一"的艺术精神上下求索,以勤奋和汗水浇灌才情与智慧,因为他坚信:历史垂青的总是那些不断开辟新境的拓荒者。
作者简介:王先岳,中国国家画院美术学博士后、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后、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教学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部美术书法考核评审导师,中国美术报专栏作者等。
——艺术家张仕森——
张仕森、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美术高级人才考核评委、导师,文化部艺术人才库专家评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礼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长城书画院常务理事、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注册高级教师、人民画院院长、百度百科艺术顾问等。作品先后十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展览,六次获得优秀奖,曾被国家关工委授予《爱国书画家》、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授予《慈善艺术家》等称号。作品分别被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人民大会堂、劳动人民文化宫等收藏悬挂等。
【艺术作品赏析】
媒体支持:中国文化新闻网 、新华网、光明网、学术中国、雅昌艺术网、艺海典藏、中国美术家网、书画频道、国学频道、东方艺术媒体联盟、中国书画市场报、东方金典艺术网、色彩轩艺术空间、经贸文化网、新时代艺术报、时尚周刊、都市精品、收藏网、汉唐艺术网、中国书画家影像网、艺术天成、超艺术网、文超文化传媒、《中国水墨》杂志、道东艺术网、齐鲁字画网、中国时代艺术网、伍佰艺书画网、中国艺术之梦网、中国艺术品理财网、艺新网、艺术在线、5A画廊、一画艺术、网易、人民美术网、消费日报网、国画先锋杂志、中文华夏网、琉璃厂在线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