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当代水墨年会组委会、山东女子学院齐鲁当代艺术文献研究院、雅艺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欧菲堡国际酒庄、《东方美术报》联合主办的2017第二届中国当代水墨年会即将于2018年1月31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精神与个性,会期一天。本届年会学术主持由著名艺术家、美术理论家杭法基先生担任,艺术家侯亦超担任轮值主席,青年批评家李擎担任秘书长。年会召开前夕,著名批评家徐旭、著名策展人马一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当代属灵艺术研究所所长白野夫、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员公冶繁省、青年批评家王文文等艺术界人士纷纷撰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徐旭 | 批评家,策展人
把一种事实上早已构成为中国民族文化基因与艺术表达途径的造型艺术样式,作为一个有待深入研究与探索的问题,然后放置在一个公共话语平台上进行对话和碰撞,这是一群不甘寂寞且有着文化担当意识的年轻人做的一件富有建设性意义的好事情。作为积极的旁观者,本人既有兴趣热情围观,也更对他们的探讨结果表示由衷期待。
自1980年代中期的“新文人画”崛起以来,水墨艺术的各种实验与探索,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历程。这股既冲破了现实主义绘画藩篱,又有别于农耕文明时代文人画的水墨实验浪潮,显然是在中国已被嵌入到全球化与国际化社会生活大背景下,由一群具有变革意识与文化表达不满足情绪的艺术家们所策动的。如果说把笔性、水性与墨性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富有主体创造精神的水墨艺术在当今这个开放与多元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依然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换言之,水墨艺术还有生命力的话,那么,它就应当用全身心去热爱并守护这一艺术样式的艺术工作者们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去证明之。于是乎,在精神高度方面,水墨艺术的天际线在哪里?在人类艺术的普世性方面,水墨艺术的地平线在哪里?在民族文化心理的表达方面,水墨艺术的时代精神内涵深度在哪里?希望这些问题,能成为有力度的追问,被此届“中国当代水墨年会”上被与会者们提及。祝年会举办成功并获得丰硕收成。
马一鹰 | 著名策展人,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客座教授
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必然催发人类文化的重生。机器人智能的不断发展已把人类逼入到十字路口。人类文化向何处去?人还有何发展潜能或者生命优势能高居于机器人之上?永保万物之灵的尊称?已成了一个问题。
人必须发现高于机器的东西,更应该不断发现高于自己的东西,必须找到和立定于人的生命中机器无法模仿和取代的那个潜能,并把它无限提升,否则人必成为机器的奴隶。当人类的整体文化状态与性质改变与重生时,整体中的各个文化部分的改变就成了必然。
作为传承了一千多年的水墨画艺术,历代以来创造了无比辉煌的艺术境界及无数的优秀作品,从过去时代所奠定的审美范式而言,水墨艺术已到最高境界,今人已无法超越。
但时间之箭总是向前,人的心也是望向前方的。人的内心需要中总有一种创造的本能,有一种超越前人的精神。虽然我们肯定古人,赞美他们的艺术才情,但究竟我们的真心还是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自己看得更远一点,更高一点,也就是在水墨艺术的发展上,我们还是想朝前走,把古人所开创的水墨艺术道路延伸,让它更长,更宽广,境界更大。
我个人认为,目前水墨艺术发展的一个瓶颈是水墨艺术的审美观与心态还是停滞在传统哲学与美学的维度上,即水墨艺术思维大体上还是一种线性的一维思维,也就是说水墨做为一种艺术语言,境界上,视觉氛围上总是指向老庄哲学,指向古代文人士大夫美学。
即使在很多具有探索前卫性的水墨艺术作品中,其水墨语言的整体指向依然还是传统的意境。水墨作品所呈现的境界还是老子与庄子所向往的隐退的世界,还是文人画的小趣味。与当代世界的文化景观强烈脱节。
虽然这种表现传统的追求静逸视觉感受单纯的作品仍然有它的存在价值,对抚平被时代撞伤的灵魂有特别的意义,但从水墨艺术自身做为一个艺术种类,做为一种人的生命在艺术中的反映,从对应新的时代文化境界与状态,从创新的角度而言,水墨艺术必须前行,必须走出自身,中国水墨艺术如果真的想走向世界,与油画一样,成为一种全人类艺术语言,就必须重生。
如何改变?首先是艺术家们要改变审美观,即必须在以老庄哲学为根底的审美范式中继续向上全方位生长,也就是在传统审美价值系统基因中溶入新的成份,溶入世界文化成份,让水墨艺术的根伸展到当代文化中的各种土壤中,溶入当代文化中能帮助扩展水墨艺术境界与生命的科学,哲学,生命意义的宇宙观价值观。
艺术家的心改变了,审美目标改变了,艺术语言必然改变。在审美观改变的状态中,借用当代各个领域中的视觉现像,解构重建水墨艺术语言,这样,中国水墨艺术必将产生一个新世界。
白野夫 | 艺术家,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当代属灵艺术研究所所长
水墨艺术的现当代性,取决于对水墨材料本身的绝对性操控,对生命个体与群体精神向度的充分体量,对水墨艺术观念的充分反思与反省。水墨艺术的现当代性是对末后时代艺术中不同侧面的推动与延伸,是时代处境化中自然客体对超然主体的自我满足。其中在末后时代的人本、物欲、文化性妖魔化和泛妖魔化,使得现当代水墨艺术图示浮于外化,突显表象。末世浮华废墟性的人文扭曲,充分地体现映射出特定时代的文化烙印。不同纬度的实验与个体生命的向度认知,必然会结出不同层面的异化结果。在主流体系操控之下,现当代水墨艺术需要民间智识力量的关照,横向互动,不断深挖,协同迈进,使现当代水墨艺术吐纳相生,秉道可循。
公冶繁省 | 诗人,艺术家,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员
当代水墨无疑是最能代表中国人性情和文化艺术精神的语言形式,如何面对当下真实人性和社会、时代问题在本体语言上生发和创造是当代水墨画家的普遍课题。我们期待新的水墨语言,它的无限可能空间诱惑着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实验,这种朝向未来的创造也预示着有艺术史和学术意义的作品出现。
王文文 | 青年批评家,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硕士
当代水墨,顾名思义是当代语境与水墨元素的高度融合的产物,其存在两点必不可少的元素:一是对于水墨材料的运用以及对水墨精神的挖掘;二是对当代社会的关注、与当下现实的联系。水墨画从产生开始发展到当下,能画的人不在少数,但为何我们悉数古代水墨名家时只能提及那么几位,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独特性和代表性,而这个独特性和代表性不在于他们摹古出了新高度,而是应时代之变,将水墨表现与时代人文结合,使水墨画呈现新气象。艺术的魅力在于变化,不变则不通,不能在新社会流通亦不能跟新时代的人沟通,那无论从实用性角度还是从精神审美角度都得不到相应的回应,这样的艺术如何能成为时代的代表呢?那么在当今这个各自为营的社会氛围中,如何使艺术家们的思想进行交流碰撞,如何使更多的社会角色参与到艺术互动中,这便是这个活动最大的意义。
-
桑一田先生工笔画《十八罗汉图》鉴赏
桑一田先生工笔画《十八罗汉图》鉴赏 -
吴颖:中国人物画的又一座丰碑
吴颖:中国人物画的又一座丰碑 -
《凤起和鸣——徐洁个展》在北京鸟巢ART SPACE开幕
2024年10月19日,《凤起和鸣——徐洁个展》在北京鸟巢ART SPACE开幕 -
中法艺术家在福州数字教育小镇再续“文化之春”
10月9日,中法数字海洋文化月系列活动之浪漫星球-“海洋-科技”在地研究与艺术共... -
2024国庆长假清迈必体验——时尚住宿、美味餐厅及热门活动推...
当您来到清迈这座悠闲的城市,感受这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活节奏时,您会不自觉地爱... -
《初绽·融汇——2024东莞市油画家提名展》跨界艺术盛宴璀璨...
2024年9月25日上午,由东莞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东莞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