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刘晓蕾清华大学图书馆讲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红楼梦》
浏览记录:10265 |发布时间: 2019-10-17 |【字号 字体: |

10月12日下午,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邀请刘晓蕾老师,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办了一场活动。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秋主持活动

活动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秋主持,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红楼梦》”为主题。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听众来自清华、北大、人大、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及周边地区,有近百人,座无虚席。

刘晓蕾在《文汇报》上开设“闲话红楼”专栏,引起轰动;在《腾讯大家》上写评论《红楼梦》和《金瓶梅》的文章,几乎篇篇都是10W+。她是北京理工大学的教师,在学校开“《红楼梦》导读”的课程,多次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公选课教师”。

主持人与刘晓蕾互动交流

她将她的真性情和生命体验,熔铸在自己的《醉里挑灯看红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中。刘晓蕾的文字爽利痛快,读来让人顿觉酣畅淋漓、活色生香。她说,自己从《红楼梦》看见自己,看见众生,对这个世界与人性获得了弹性的理解。

此次活动,刘晓蕾老师和主持人张秋之间的互动,妙语连珠趣味丛生。

活动一开始,刘晓蕾就坦言,读《红楼梦》更重要的是感受不同的生命姿态,而不是获得知识点。她将《红楼梦》里的人,大致分为:有用之人与无用之人。

刘晓蕾现场分享(一)

刘晓蕾现场分享 (二)

对于有用的人,刘晓蕾对宝钗进行了重点分析,笑言:“我对宝钗现在依然不认同,但近几年,对她多了一些理解。”她认为宝钗是个特别典型的中国人,她的生存方式是典型的中国作风:做事体贴、周全,但善于掩藏自己,让人琢磨不透。特别擅长形象管理,有“珍重芳姿昼掩门”的“人设”,但“人设”毕竟是“人设”,她的内心世界其实特别复杂,所以,她的言与行经常不在同一频道上。

三联书店综合分社社长王竞分享图书出版的故事

活动现场

刘晓蕾说,自己在《醉里挑灯看红楼》里写了两篇关于宝钗的文章,依然感觉说不透她。宝钗谨言慎行,小心翼翼,从来不信任任何一个人。她内心其实非常苦,虽然这个苦有点自作自受。宝钗在现代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粉丝’?因为中国人活得太难了,中国人的心理和环境都很复杂。在宝钗身上,集中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生存密码。

而无用之人,则代表了另一种存在的方式,无用而美好,比如宝玉、黛玉、香菱等。黛玉葬花、宝玉恸倒,刘晓蕾把它视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闪亮的一个时刻:宝黛因美而想到美的凋谢,因爱而想到爱的消逝,因生而想到死……在这一瞬间,他们超越了现实生活,上升到精神层面,是一种哲学上的“觉悟”或“觉解”。

刘晓蕾说:“在《红楼梦》里,有觉悟的人也不多。而宝玉和黛玉这些无用而美好的灵魂,让我们看到了更丰盈、更独立、更有哲学意味的精神空间。”

读者与嘉宾互相交流

现场读者反响强烈,与嘉宾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从对宝钗的评价,到《红楼梦》为何有如此独特性,以及《红楼梦》与《金瓶梅》的比较阅读,《红楼梦》与《金瓶梅》版本的选择……直到活动结束,读者们依然意犹未尽。

三联书店向清华大学图书馆赠送图书

刘晓蕾为观众签名留念

最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向清华大学图书馆赠送了《醉里挑灯看红楼》一书,刘晓蕾为读者们签名留念。

推荐新闻
最新新闻